活在当下2
( https://static.surmon.me/thumbnail/Moksha.jpg)\n\n提到「活在当下」你会想到什么?躺平?及时享乐?不计后果?\n\n没错,这就是当下社会文化普遍形成的一种共识:**生命短暂,及时行乐。 ** 这其实只是一种普遍的消极情绪的表达,它真正的意思是:反正欲壑难填,反正求之不得,反正难成正果,索性追求感官体验的即时满足,不用去负责,也不考虑后果。\n\n但这里想要表达的「活在当下」是完全不同于上文的另一种意思:不追忆过去,不幻想未来,当下投入当下的环境,当下享受当下的事物,觉知当下,或者说「住」在当下。\n\n吃晚饭时,脑海中还萦绕着中午和同事的分歧、和爱人的争吵,洗澡时还在思考某个交互创意、某个实现方案,这都是没有活在当下;我们的心(注意力)还在中午,在过去或在未来,在别的地方,心就不在当下;心不在此,就无法好好品尝眼前这一碗面是咸是淡还是辣,吃饭就不是在吃饭,睡觉也不是在睡觉,宝贵的时间被浪费了,生命力也被消磨了,以及一碗碗热腾腾的油泼面也凭空「消失」了,多可惜啊。\n\n真正的「活在当下」是一种极度专注的精神状态,也是一种让大脑暂停工作的观照能力,它是超越「 线性时间 」的一种生命存在状态。真正的活在当下,就是活在每一个连续的刹那之中。\n\n不夸张地说:「活在当下」才是生命的真实状态,才让每一刻就是每一刻,让生命回到生命本身。\n\n### 真相\n\n在我们生命中的任何时刻,都有两种可能:要么活在当下,要么活在头脑里。\n\n其实,只要不活在头脑里,就是活在当下。 当我们活在头脑里时,我们的注意力是聚焦在过去或未来的某个时空,而不在此时此处;当我们专注在头脑里的回忆或联想时,就等于主动抛弃了当下时刻的真相,转而去拥抱并不现行发生的世界;也可以说,任由头脑的运行摆布时,我们正在体验的并不是「真实」的,我们所体验的只是已经不存在的「过去」和从未发生的「未来」。\n\n我们从早到晚注意着各种现象,从现象我们产生了解读,许多解读又串成了一个情节,许多情节编成了一个故事,许多故事就书写了我们的一生。经云「梦幻泡影」并非只是比喻,也同是一个事实,我们都活在由记忆和联想构建的信念里,而非永远崭新的现实里。\n\n当然,虚幻的故事并非一无是处,它也为我们提供了各种虚幻的感受。比如出门踩到了一坨狗屎,我们马上提取信念得到:这是一件倒霉的事,立马产生了负面情绪。理论上,我们可以创造各种不同的信念,产生不同的解读,体会不同的情绪,这应该是一种相当有趣又自由的体验,我们可以理所当然地将所遭遇的任何事情都解读为自己需要的,感受到积极的,这不好吗?\n\n可现实并非如此。事实上,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信念不可避免地走向特定的方向,反而被信念所控制。当我们的感官接触到现象的百分之一秒,一个信念的对比和解读就已经完成了,一个情绪就已经发生了。 通俗地说:在绝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无法控制「踩到狗屎」会在内心种下「一颗倒霉的情绪种子」这件事,也许有些时候我们认为自己已经成功「忘记」或者「绕过」了那暂时的情绪,但如果再来个:刚好错过的绿灯、差一秒就能上去的地铁... 这些就能把「踩到狗屎」这件毫无意义和关联的事统统串起来组成一个「悲催的一天」,就好像狗屎还粘在脚上一样。\n\n基于与生俱来的生存意志,基于种种不同的后天原因,我们自我强迫地活在这样的由头脑臆造的幻想世界里,并竭力地抓取着各种空花水月,无论抓到或是抓不到什么,焦虑和烦恼都会往复袭来。几乎人类所有的精神苦难都归因于这个简单的事实。 对此,任何的思维都无济于事,这也是「精神绕行 Spiritual bypass」与「自我安慰」这些心灵抗生素一直相当流行但始终无法根治心灵顽疾的原因。\n\n之前我在 《唯我独尊》 中表达过:要跳出头脑,就要先看到,头脑里的念头不是自己。实际上,这一步也是最难的,每当我们开始「思考」时,我们就很丝滑地进入了头脑的世界,头脑总会自觉地接管信息刺激作出评判响应从而占据主导,而我们陷入了它的世界就直接离开了当下。 我们越相信自己的念头,思维就越活跃,我们就被头脑禁锢得越深,就像是一个永远无解的莫比乌斯之环。\n\n由于经年累月的熏习,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深深陷入在头脑里,我们对邀请我们体验当下的一朵花、一棵树、一块石头、一个响声... 置之不理,我们对生命的实相毫无兴趣,我们要么沉沦在无休止的感官刺激中无法自拔,要么不断在书籍和网络中寻找道理以满足头脑的需要,而这一切却比不上我们和当下事物的临在,哪怕只是一刻。\n\n其实只要能够尝试一次全然的临在,我们在外部寻找的一切都会自然呈现出来。 但如果我们认同念头或试图消灭念头,我们就和念头纠缠在一起了,如果只是单纯地看着念头,既不迎合跟随也不反对排斥,它就自然消失了。没有评判和抗拒的能量,自我最终会松弛下来并停止思考,当我们全然临在,念头停下时,一扇内在之门就打开了,寂静合一的自性就会自动展露出来,我们就处在纯粹觉知的状态中,活在了当下。\n\n简单地说:面对情绪,所有的对抗都是在延缓它的消失。「臣服」就是情绪的「解决」之道,没有操作就是唯一的操作。\n\n如果你阅读过 《唯我独尊》 ,而你的经验也足以支撑价值观的转变,就大概能理解,我们每一个人的终极使命都是「觉醒」,或者说是「找回真我」,也或者说「与宇宙意志的合一」, 其实就是「活在当下」。\n\n如果你体验过「当下」的状态,就一定知道:痛苦、懊悔或恐惧都是头脑制造的幻想,是头脑将过去的记忆投射到了当下。\n\n我在 《困住的时间》 中详细阐明过,时间只是头脑思维制造出来的幻想,并非绝对存在的度量。过去发生的事情是一个记忆的痕迹,它是大脑中存储的「过去的当下」,当我们记起过去发生的事情时,就重新激活了记忆,而我们是在「当下」做这件事情的。 而未来是一个幻想的当下,是思维对未来的投射,当未来真的来临时,它是以当下的方式到来,当我们思考未来时,我们也是在「当下」做这件事情,所以过去和未来本身没有现实性,它们的「真实感」都是从当下借过来的,下一秒永远不会到来,只有永恒的当下这一秒。所以,想要逃离当下境遇的任何企图都是痴心妄想,是根本不存在、也永远无法实现的妄念。\n\n其实我们只要能暂时地「停止思考」,不试图改变当下、不试图逃离、不试图去明天或另一个地方,就是稳稳地住在当下了。我们也自然不会再相信故事里浮夸造作的内容,不再认同头脑的评判和情绪反应,我们会主动地对一切负起责任,走向彻底的「向内求」。 这也将是一种完全独立、无畏、开阔的生命精神状态。\n\n在「当下」,没有记忆和幻想来扭曲我们的现实,没有概念、思想、见解或者信念来干扰我们对当下的体验。在寂静和临在中,我们就自然地进入合一,进入内在生命里,全然地与此刻此处的一切真实同在。如果我们完全临在此刻,那就是唯一真正意义的「时间」,没有过去、未来,没有线性时间,只有当下。\n\n随着临在的时间越来越长,长到覆盖生命的一切时刻,我们就活在了真相里,而非幻相。没有了基于「过去」的信念做对比,也就没有了评判和结论,所谓的痛苦与快乐也都自然瓦解了。\n\n在清迈时,美国的程序员老爷子 Keith 曾问我:你认为的那 Truth 到底是什么?\n\n那时我还没有答案。其实,真相就是当下。\n\n真相就是蜡烛上的火焰,虽时时在燃烧着,但前一秒的火焰并不是后一秒的火焰,而后一秒的火焰是前一秒火焰相续的存在,此火焰并非同一个火焰,也非另一个火焰,这就是我们生命的真相。\n\n### 醒来\n\n如何体会到真相?怎样能够醒来?\n\n觉醒的第一步,不是「知道」,而是「诚实」。\n\n坦诚自己活在梦里还没有醒过来,清楚看到只有当下时刻才是生命的实相。温柔地让自己回到与当下眼前的场景事物同在的状态,凡是我们能看到、听到、闻到、尝到、触摸到、感觉到的,都能带给我们与它同在的机会。\n\nBTW:到这里,如果你还存在对「人的存在意义」的疑惑,或对「世俗自我价值」的眷恋,甚至担心价值观的矛盾,也不必担心,「活在当下」与「要怎么活」并不冲突,你也完全可以将其看作化解烦恼缓解情绪的得力工具,这在西方文化中也相当盛行。\n\n言归正传,佛法几乎独特地为人类提供了一种语言和方法用于解决心灵的种种烦恼与困顿,揭示生命的真相。而在这些方法中,冥想和内观就是最为核心的训练工具,尽管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们并不属于某个特定的宗教或文化。(我在 《让大脑自举》 中记录了去年在清迈 MONK CHAT OFFICE 首次接触冥想和正念时的理解,可用于基本参考)\n\n所以,从我们昏昏沉沉庸庸碌碌的生命状态来说,可以认为「佛法」就是「内在觉醒」的具体方法和道路。\n\n在佛法的教导中,主要有两种禅修方式来训练我们的心灵,或者说觉知力。\n\n一、冥想(Meditation)\n\n冥想在印地语意思是:心灵的培育。 在汉传佛教也被称为「止禅」。\n\n冥想是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件简单的事物上(一般是呼吸),止息一切外在行为(身体活动)与内在的精神活动(情绪和思维),停止对所有(内外)现象的分别评判和参与,熄灭一切散乱烦恼,让头脑停下来,达到身与心的轻安,以进入定境,获得心灵的平静。\n\n在今天的时代
234234
回复:
234234
回复:
234234